西宁市排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攻关尖兵 敬业先锋 马成龙
始终把爱岗敬业作为价值要求,先后负责实施市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公交港湾抢修、八一路污水管网抢修、城西区七一西路雨污分流改造、海湖桥过河管项目、柴达木路雨污分流三期改造工程等项目,常常24小时坚守工地,以工地为家、以项目为伴,工作中的执着坚韧及忘我精神深深感动现场施工所有人员。2023年3月西宁市柴达木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三期),为保障项目顺利完成,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投身一线,破除项目建设“肠梗阻”,以“进场就是冲刺、起步就是攻坚”的决心,快速协调、快速施工、领跑项目建设,历时60天顺利于5月建成柴达木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三期),贯通了柴达木路沿线排水管网,打通了柴达木路沿线雨污水排除通道,同时为沿线设置了雨水排放口,成功降低了下游内涝风险,实现沿线雨污分流,减轻柴达木路道路水环境污染。同年8月,西宁市湟乐污水处理厂项目作为西宁市重点工程,马成龙同志主动请缨驻守施工一线,科学合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24小时轮班制度,下苦功夫,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历时84天,于12月15日晚厂区顺利进水,于12月20日顺利通水,展现“湟投速度”,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强有力贡献。
西宁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技改标兵 王 魁
一是生物园区污水厂气浮池前期设计存在设计缺陷,后端稳流段未设计排泥设施,实际运行中气浮池前端汽水混合区投加PAC后污泥不能全部在汽水混合区排出,大部分产生的絮凝物随水流流入后端并在气浮区出现大量沉降现象,为保证设施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改造建议方案。气浮池4段稳流段每段安装一台11KW的推流搅拌器,解决了气浮池稳流段未设计排泥设施、气浮池后端沉泥无法运行的问题。增加了运行稳定性,节约了运行成本。二是世行池提升泵损坏需清池和雇请吊车安装、拆卸,存在维修工时长,维修费用高等问题,提出更换原泵的耦合方式及增加检修行车的方案,成功解决了该问题,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及维修及时性。三是2023年为解决中水泵后置散热系统故障频率高引起中水泵故障问题,提出拆除原有电机后置散热风扇,并对电机主轴及电机后轴承盖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在主轴上加装风扇叶片,由原来的独立散热系统改为由电机主轴带动风扇叶片给电机降温的方式,6月相继对5台中水泵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后成效就体现了出来,5台中水泵稳定运行电机温度正常,5台中水泵改造后至今均未出现电机高温引起的电机烧毁现象,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及维修成本,预计每年节约维修费用2万元/台。解决了中水泵故障率高且故障后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减少了运行成本。四是原设计PAC加药系统加药泵经常损坏,加药不畅。存在引起出水总磷数据不稳定及泵维修成本过高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更换三台加药泵、增加回流管道等技改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维修成本,并稳定了加药量,保证了水质。五是对生产运行中产生的问题,都会现场提出解决方法并向职工传授污水处理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让职工们真正在生产运行中得到实践,对不同的问题有着切身体会,增强了业务能力,增强全厂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