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已全面进入防汛主汛期,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多日的强降水天气,极易发生城市内涝灾害,防汛排涝形势严峻。7月20日以来,省、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西宁市连续发布气象预报、雨情专报、灾害预警等一系列防汛预报预警,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抢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全力以赴应对防汛风险,守牢安全底线。
一、精心部署,思想认识上全力应对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7月20日晚全省、全市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后,湟投公司全员立即进入应急备战状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24小时在岗带班、干部职工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防汛工作调度会,对防洪排涝、污水处理、地质灾害、公园河道、项目建设、交通运输等6个方面重点领域工作部署再细化、实化,全面落实隐患排查、指挥调度、预警叫应、值班值守、转移安置、抢险救援等各项任务;坚持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7名县级领导干部包联负责、主动进位、靠前指挥,9个内设部门积极响应、对口支援、同向发力,540余名一线职工迅速集结、同题共答、勇挑重担,充分运用“微信+对讲+视频”等技术手段实时统筹调度,做到全员上阵、全勤出动、高效运转,合力固牢防汛排涝组织体系,构建“上下贯通、一贯到底”的责任落实机制,有力有效保障城市运行、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稳定运行,排涝治污上守牢底线
排水防涝、污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是防汛抢险的重中之重。排水公司按照雨前布防、雨中守护、雨后清理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全市32处易积水点,以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为基础,以“智慧排水”调度平台为依托,在4个主城区布设11个防汛排涝“前哨站”,采取“防汛抢险人员+防汛机械设备”协调联动方式,配备数名防汛抢险人员及泵车、挡水板、警示牌等设备,发生内涝险情时第一时间设立挡板、警示牌,打开井盖、雨水口,加快排水速度,确保安全警戒到位、应急除险迅速,7月22日降水以来,共出动防汛抢险人员220人次、车辆36台次,完成8处积水点积水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城市道路积水影响,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污水公司根据气象指令,提前谋划、及早部署,对提升泵房、粗(细)格栅、生物池、脱泥机房等主要部位及配电室、中控室、电缆沟等辅助部位进行系统排查,启动8座污水处理厂联调联控联动协调应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湟水河下游2万吨应急调蓄和湟乐污水处理厂10万吨调蓄作用,自22日降雨以来,全市各污水处理厂均满负荷运行,做到雨期污水应收尽收,切实减轻市政管网压力、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三、巡查巡检,隐患排查上精准有效
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湟水青境、湟水环资等5家子公司的8个场(厂)区临山而建、地处山沟,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7月20日以来,由各分管领导带队,5家子公司坚持以“迅”应“汛”,快速组建12个检查组、出动64人次,对山体沟道、排洪沟渠、路基边坡、道路桥梁等重点部位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紧盯山体松动、边坡位移、道路开裂、沟渠淤堵等险情,主动避险转移,22日降雨期间,除保障基本生产运营人员外,共撤离一线干部职工、生产工人等85人,关停场(厂)区2个,停运拉运车辆405台;公司党委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持续加压,紧紧围绕湟水流域(西宁段)、北川河行洪安全,督促做好涉河桥梁、液压升降坝、景观水系等设施设备隐患排查工作,自7月20日以来,地安君泰公司出动33人组建2个检查组,分别对湟水流域(西宁段)及北川河区域内河道范围内30座桥梁、6个湖区、7个景观水坝、1个沉沙池进行全面系统排查,将各级液压坝调整至最低点,确保河道行洪功能有效发挥;坚持技防、人防相结合,根据最新雨、水情预警信息,部署专人劝离河道沿岸逗留、游玩等无关人员,及时关停北川河湿地公园、秀水路绿地公园有关商户,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四、当机立断,项目安全上扛牢责任
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原则,切实扛牢重点项目安全生产责任。目前,湟投公司实施项目6个,项目施工人员共245人,省、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后,公司当机立断,随即启动在建项目应急停工预案,安排北川生活污水处理厂、第七污水处理厂、湟乐污水处理厂、污泥专有填埋场、宁大铁路改线、人才基地等项目做好施工设备、基坑和暗挖工程安全管理,加强在建项目工地驻地安全风险防范,妥善做好施工人员安置等工作,要求降雨期间全面停止施工作业,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项目现场雨情信息,加强现场人员管理力度,做到施工人员非必要不外出,坚决杜绝任何事故险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