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要闻

聚力改革下真功 攻坚克难守底线 ——以改革深化提升为主线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6-28 08:38字体:【打印本页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大局的战略高度亲自谋划部署的又一次新时代国企改革重大行动。市委市政府及市国资委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从政治上落实,深刻认识市属国有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站位全局、系统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湟投公司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及市国资委工作要求,以“走在前、作表率”为牵引,坚持对标对表市级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上下一心、高度一致,以“改革”为基、以“深化”为要、以“提升”为径,强力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走深走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聚焦降本增效,构建“质效双升”新格局。以“聚焦主业、优化布局、降本增效、力争上游”为改革基本方针,以水环境治理、垃圾处置和综合性服务三大板块为基础,不断深化内部机构改革,成立内设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本着“精简、高效、务实”的原则,制定《西宁市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内设机构改革工作方案》,通过合并、撤销、优化部门格局和管理流程等方式,全力压减公司内部业态相近、业务交叉的内部组织机构,将原有总部15个部门(含临时机构)压减为9个内设机构,分别核减公司助理、中层正职、中层副职职数40%、30%、33%,向下分流安置职工数量47.6%,增强基层生产单位人员力量,解决内设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权责不清等问题,推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强化监管力度,提升风险防控硬实力。坚决落实“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要求,突出公司党委对内部监督的领导地位,研究谋划五位一体监督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形成内部力量(整合纪检监察、法律、财务、审计等监督力量)与外部力量(协同市纪委纪检监察组、市审计、市财政等监督力量)相贯通的监督工作体系,对公司实行的专项资金集中、投资额大等重点项目开展“嵌入式”监督、清单式管理。立足抓早抓小,进一步前移监督关口,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并督促问题整改,不断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和对外投资项目的内部监管水平,倒逼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质量不断提升。今年以来,紧盯“关键少数”,对标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关键岗位开展监督检查66次,排查廉政风险点83条,协同市纪委纪检监察组开展国有企业互督互查2次,有力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为发挥国有资产价值提供坚强监督保障。

坚持“能下真下”,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坚持把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作为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力抓手,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制定《末位淘汰管理办法》《推进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让有为者有位、不为者挪位、乱为者丢位。上半年,坚持“上”,调整关键岗位人员18名,进一步优化干部梯队建设;坚持“下”,对6名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干事劲头不足、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干部进行了“下”的调整,倒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完善《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公开竞聘中层管理岗位实施方案》,完成公司财务管理部中层副职岗位公开竞聘,形成不胜任退出、竞争上岗的工作机制,实现选拔优秀人才预期效果,进一步浓厚“能干事、肯干事、敢干事”的工作氛围。

加强党的领导,持续释放从严信号。始终把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到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公司“一则两单”,明晰前置研究讨论边界,不断增强公司党委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监督清单,确保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履职实效。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以“学”为先、以“警”为要,深入挖掘梳理公司内部25起违纪违规典型案例,开展节前集体廉政谈话4次、警示教育6次、党委书记“一对一”廉政谈话14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党员干部学纪、明纪、知纪、守纪,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科学运用“四种形态”诫勉谈话1人、函询谈话2人,立案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持续释放全面从严信号,为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固牢风险底板,扛起重点领域硬担当。坚决扛牢债务化解工作责任,紧盯年度5.93亿元债务化解目标,实行“红、黄、蓝”三级预警和周调度工作机制,坚持挂图作战、多措并举,通过穷尽一切手段、压缩经营成本、推进资产租售、争取信贷政策等途径,全力化解公司债务3.53亿元,化债率59.5%,守牢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以中央第三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为抓手,以见事见人见作风见思想的工作作风、工作担当,高效推动管网混错接点、腐蚀老化管网整治,切实提升城市排水管网承载力,夯实城市建设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北川生活污水处理厂、第七污水处理厂建设,全局性、整体性、协同性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同时,坚持立足当下,放眼长远、远近结合,在全力加快污泥专有填埋场建设基础上,积极推动污泥与生活垃圾配比掺烧、市政污泥无害化示范工程等项目落地实施,实现污泥安全处置、资源化利用,不断提高湟水流域(西宁段)水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支撑托底能力,以实干实效实绩筑牢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底板。